健康热线:

0371-69911111

蝙蝠可食,古人早有忠告!

时间:2020-01-31

在探索、在反思。目前,不少专业机构通过研究后认为“自然宿主”蝙蝠携有众多危险病毒。但民间仍有人在食用这种野生哺乳动物。今日,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药学博士赵中振向记者表示,早在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就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对人们发出了蝙蝠不可食用的警告。

图片


古人食用蝙蝠致死


赵中振教授称,当他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段人类食用蝙蝠的小视频时,感到异常震惊。“人类吃野味竟然吃到了蝙蝠头上?!蝙蝠真是美味可食吗?其实,在《本草纲目》第四十八卷的“蝙蝠”项下,李时珍早有忠告,他称此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

赵教授表示,李时珍还曾引用了古代两个有名有姓的案例来证明食用蝙蝠的“致命”危害:唐代有一位叫陈子真的,吃大蝙蝠一个,才过一晚就大泄而亡;宋代还有一个叫刘亮的,吃了白蝙蝠、白蟾蜍制的仙丹,“服之立死”。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秉笔直书:“古本草曾有言其(指蝙蝠)‘无毒,久服喜乐无忧’,皆误后世之言……蝙蝠性能泻人,故陈子真等服之皆致死。观后治金疮方,皆致下利,其毒可知。”

那么蝙蝠哪些部位可以入药,如何使用呢?赵教授指出,蝙蝠的粪便,中药名为“夜明砂”,具有清肝明目,散瘀消积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有治小儿雀目(小儿夜盲症)等多条验方,其中都用到了“夜明砂”。


“野味”岂能乱吃


赵教授称:“回顾历史,我们的先人也并不是见什么就吃什么。为何猪牛羊鸡鸭鱼,能成为了人类餐桌上最主要的美味佳肴,而不是其他的动物?这是经过多少代的 ‘筛选’,才换得的宝贵经验。大规模人工饲养的成功,也保证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谨此,也劝诫那些对山珍野味虎视眈眈的人士,切不可炫富、猎奇,滥食野味了。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呀!”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还总结了一堆不能吃的“野味”:孔雀肉味咸、凉、有小毒,人食其肉者,自后服药必“不效”;鸳鸯虽然好看,但跟孔雀一样“肉味咸、凉、有小毒”,更可怕是食后头疼,可能落下终生疾病;野马“肉味辛、苦、冷、有毒”,多吃会“生疮患痢”;熊肉虽无毒性,但李时珍也提醒称,“有痼疾者不可食”。而据现代研究,包括野猪、野兔、土拨鼠、刺猬、果子狸、穿山甲、野生蛇、浣熊等野生动物,也带有大量病毒或寄生虫。


拒绝野味,管住我们的嘴!


从营养价值上来看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差别微乎其微既不能延年益寿,也不能青春永驻它们不能治病,只能致病!

但总有些人,坏在一张嘴上他们不好好享受人类文明的进化非要倒退回归野蛮。

因为个人的无知,追求猎奇的刺激这种贪婪和无耻,破坏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安无事,最终酿成大祸!

图片


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为了全人类的生命安全为了维护大自然的多元生态!

郑州中康医院倡议
拒绝野味,管住我们的嘴!
拒绝野味,管住我们的嘴!
拒绝野味,管住我们的嘴!


医院简介  丨  联系我们  丨  就医须知  丨  在线留言  丨  来院路线

经营理念:铸高端人才 创精品医院
医院信仰:心存大爱 成就大医
医院愿景 : 百年中康 傲立中原

郑州中康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17003818号-3
技术支持:锐拓云